海港疫情资讯
口岸传染病知识︱霍乱知多少
发布日期:2022-07-28 16:18:06 文章来源:

7月初,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随后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病毒基因阴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将霍乱这个传染病突然拉近到了公众的视野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霍乱是一种古老且遥远的疾病,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霍乱的威胁一直存在

 

1

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而另一种甲类传染病则是大名鼎鼎的鼠疫。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霍乱每年导致大约130~400万病例,其中2.1~14.3万例死亡。

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食物,霍乱病人、带菌者的排泄物以及食用经苍蝇携带病菌污染过的食物等。

 

(霍乱传播途径:病从口入)

霍乱对于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2

霍乱的前世今生

 

霍乱,甚至被叫做十九世纪的世界病。在18171923年的100多年间,在亚、非、欧美各洲,曾先后发生过6次世界性大流行。1820(清嘉庆二十五年)霍乱传入中国,至1948年为止近130年中,大小流行近百次,6次世界性大流行无一不祸及中国。

 

目前的第七次大流行于1961年始于南亚,1971年波及非洲,1991年扩大到美洲,特别是在战乱国家及欠发达地区,是疫情的主要爆发区域。而在我国,近年来霍乱处于低发态势,至2021年的近十年,全国发病数共有266例,只出现过1例霍乱死亡病例,近3年无死亡病例。

 

 

 

3

海关对霍乱的防控

 

海关积极做好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控,严防霍乱等检疫传染病的传入。

(一)强化入境人员检疫

收集境外疫情信息,及时调整入境检疫政策,今年519日发布《关于防止霍乱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对马拉维、贝宁、喀麦隆等霍乱疫情爆发国家,采取更为严格的入境检疫政策,通过健康申报、检疫监测、检疫排查、医学巡查等多种检疫措施的结合,主动筛查有腹泻、呕吐等相关症状的人员,严防输入霍乱感染病例。

(二)强化交通工具管理

加大对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卫生监督,做好船舶的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对来自霍乱疫区的船舶压载水需要排放的,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要求,进行卫生处理后再行排放,防止霍乱通过压载水引起我国自然水体。

(三)做好口岸霍乱监测

海关在夏秋季定期开展辖区内江河水霍乱疫源地检索工作,及时掌握口岸自然水体的霍乱发生情况,对霍乱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发挥积极作用。

 

 

 

4

国际旅行防小贴士

 

当前,霍乱疫情在我国处于低发状态,但国际仍有许多国家存在霍乱疫情爆发,海关温馨提示:

一是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可以向海关及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或通过海关总署网站卫生检疫专栏查询相关信息,如有需要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提前准备药物和防护用品。

二是增强防病意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用干净的水洗手,尤其是在吃饭或烹饪事务之前以及使用卫生间之后。尽量避免与有传染病症状人员接触,避免饮用生水或进食生冷食物等,如出现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是旅行结束后,如急性发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米泔水样便、喷射状呕吐等临床表现,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向医生报告旅居史。